安徽省亏损企业安徽省三星化工集团,依靠技术创新优化结构,去年一举扭亏为盈,实现利润78万元。
三星化工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小化肥企业之一,他们只用了20年的时间就将一家几百万元的国有小氮肥厂发展成资产达4.5 亿元,产品跨多行业的国家大型化工企业。九十年代末,化肥价格骤降,三星化工集团仅尿素生产一项每年便损失2亿元。
面对这一严峻的市场形势,三星化工集团加强技术创新,优化产品结构,降低尿素成本。企业同科研院所联合开发出一批在同行业处于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;同清华大学合作开发成功了三聚氰胺生产新工艺----固相淬冷结晶法工艺;研制开发出D3600造气吹风气回收技术装置,大幅降低消耗。
技术创新为产品结构优化调整铺平了道路。根据市场需要,集团核心企业化肥厂将碳铵全部转化为尿素,造纸厂将凸板纸调整为高强瓦楞纸,稀土复肥厂在破产重组后开发稀土复合肥,催化剂厂在生产脱硫剂的基础上新开发活性炭、添加剂、稳定剂等产品。这些产品在市场上适销对路,倍受用户青睐,企业所产“三星牌”尿素成为省级名牌产品。
随着国际化肥价格的上扬,企业即将摆脱“价格瓶颈”制约。董事长潘立新说,加入世贸组织后,我们完全有信心与洋化肥一较长短;毕竟,三星化工的尿素成本已降至940元/吨;而在5年前,这一数字是1530元。